如果你经常看古装宫廷剧就会发现,无论是哪个朝代的,只要涉及到太监,他们手里都会拿着像扫把一样的东西,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拂尘。有些剧情里,无论太监地位高低,手里都会拿着拂尘,甚至武侠剧中还能成为杀人的武器。
这个像扫把或者说鸡毛掸子的拂尘到底是干嘛的?为什么太监会天天拿在手里呢?不知你有没有再注意到,除了太监还有一些道士和神仙也都会手拿拂尘,这些拂尘在神仙手里甚至成为发出神功的用具,挥一挥拂尘便可生火出烟,又或者把妖精变回原形。
截图来自《甄嬛传》
《现代汉语词典》说,拂尘作名词用时是“掸尘土和驱除蚊蝇的用具,柄的一端扎马尾。”《辞海》释义说,“拂尘:拂子,用麈尾或马尾做成的拂除尘埃的器具。”
麈,兽名。《埤雅·释兽》:“麈,似鹿而大。其尾辟尘。”《埤雅・释兽》中说:“麈,似鹿而大,其尾辟尘。”因其角似鹿非鹿,头似马非马,身似驴非驴,蹄似牛非牛,所以又名之为“四不象”。是我国的特产。清西清《黑龙江外纪》卷八中记载说:“四不像,亦鹿类。俄伦春役之如牛马,有事哨之则来,舐以盐则去,部人赖之,不杀也。国语谓之‘俄伦布呼’,而《异域录》称之为角鹿。尝见《清文汇书》云:‘四不像,牝、牡皆有角。’则称角鹿不为无本。土人饲以石花,即苔也。”
由于这种鹿的尾巴比较长,又能“辟尘”,所以古代常用以做成一种拂去尘埃、驱赶蚊蝇的器具,叫“麈尾”。魏晋时代士人崇尚清谈,手中常持拿着这种东西。《世说新语・容止》中说:“王夷甫容貌整丽,妙于谈玄。恒捉白玉柄麈尾,与手都无分别。”后代亦有持鏖尾清谈之遗风。宋姜夔《次韵千岩杂谣》:“凤麈时时伴燕谈。”
虽说大部分人都觉得拂尘与麈尾有一定相似,但细究起来,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差别。
清初的《古今图书集成》,就把麈尾画成拂尘状。而在明代的《湖山胜概》的插图《青衣石泉》和《太虚步月》中各有一位手持类似马尾巴器物的人物。
在明朝万历三十七年(1609年)出版的,由王圻和他的儿子王思义共同编撰的百科式图录类书《三才图会》中“如意、麈”一节引《释藏指归》云:“鹿之大者曰麈,群鹿随之,皆看麈所往,随麈尾扭转为准。今讲僧执麈尾拂子,盖象彼有所指挥者故耳。”明代人认为这种将兽毛、麻等扎成一束,再加一长柄的器物就是“麈尾”,又叫“拂子”或“拂尘”。
魏晋时期士大夫崇尚清谈,传说麈的尾巴不沾尘土,士大夫用它来象征自己的高洁。在记录魏晋文人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《世说新语》中麈尾是经常出现的标志性道具。麈尾究竟起源于何时,古代文献中无明确的记载。南朝宋张悦所写的《瑇瑁麈尾铭》云:“姚古流制,铄道飞文。”“姚”通“遥”,故“姚古”即“遥古”,甚至可以推测远古时代即有麈尾之制也。
麈尾为东汉贵族知识分子,特别是那些讲授儒家经典的学者所常用。在那个时代,麈尾代表着传统的道德规范和伦理思想,与后来文人雅士人手中的麈尾具有完全不同的文化意义,汉代麈尾的主要产地可能是著名的皇家园林上林苑。
可见最迟在汉代,麈尾便已为知识分子所使用,只是流行的范围还比较狭窄。三国时期,麈尾开始见重于士人。盛唐画家阎立本(601—673)传世的作品《历代帝王像卷》所描绘的吴主孙权,即手持一柄麈尾。1972年6月1日至29日发掘的嘉峪关西晋壁画墓四号墓后室南壁有一幅“麈尾与便面”壁画。
唐阎立本《历代帝王像卷》中手执麈尾的东吴大帝孙权
《维摩诘经变图》局部
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,麈尾的形态更接近于扇子而非拂尘,《艺文类聚》引南朝徐陵《塵尾铭》,称麈尾“员(圆)上天形,平下地势,靡靡丝垂,维绵缕细。””这种上圆下平的形制似乎与《湖山胜概》和《三才图会》中出现的“一束毛加一根柄”的器物不同。唐代画家孙位的《高逸图》中描绘了阮籍的形象,他手中所执的就是塵尾。敦煌壁画中有一幅《维摩诘经变图》,画中的居士维摩诘手执塵尾坐在胡床之上。此外,在南北朝的石刻中也有不少手持麈尾的人物形象。很明显,他们手中所持的塵尾形如树叶,下部靠柄处则常为平直,再加上柄,边上作以长毫。
谈士用麈尾,从史传来看,始于西晋人王衍、乐广。王衍是王戎的从弟。王戎与阮籍统属“竹林七贤”。隋唐时期,麈尾仍在文士间流行,是唐人雅集的常备之物。陈子昂《麈尾赋序》云:甲子岁,天子在洛阳。时余始解褐,与……置酒于金谷亭,大集宾客。酒酣,共赋座上食、物,命余为麈尾赋焉。
麈尾到了宋代已经不多见,而到了元明清则多见于文人的吟咏,这就是为何到了后来有人会误把麈尾当作拂尘的一种了。其实两者之间,无论从外形还是含义,差别还是很大的。
拂尘更准确的叫法应该是云帚、蝇帚、甩子,它是将马尾系在细藤杆或木棍上。拂尘的历史十分悠久,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,从现存的书籍《史记・司马相如列传》、清代曹雪芹的《红楼梦》第三十六回以及绘画宋代《十八学士图》、明代《千秋绝艳图》中都可以看到拂尘的使用。
拂尘最早其实就是一种驱除蝇蚋的工具,相当于“马尾巴的功能之一”。细长的柄部,木制、竹制、藤制的常见,高级的有牙、犀、玉等质料的;和柄部相连接,如半个皮球状的束毛主轴底圈,常用骨、牙、犀等质料制成。栽在束毛圈上的刷毛,一般用长而软中硬的鬃毛制成。俗称也叫“拂子”。
佛教相当重视拂尘。据说,释迦牟尼佛历宝阶下凡时,大梵天王就手执自拂尘侍从。所以,佛教最重视白色的鬃拂尘。
此外,律部中更载有,为了防蚊蝇等,释迦牟尼佛教导僧人置备各种拂尘的记录。讲经的僧人,有时也手执器物,以助挥洒。
魏晋名士清谈也会有僧人参与,名仕们执麈尾,以为谈柄,僧人则很有可能执拂尘,所谈的是佛经义理。大概率也是因此,“麈尾”和“拂尘”才会被后人误以为是一种东西。
《湖山胜概》插图局部,手执拂尘的文人
北宋时,禅宗执拂尘说法。住持上堂说法,必用拂尘,称为“秉拂”,代理住持上堂的。还特称为“秉拂人”。特许五种职位的僧人才能秉拂,通称“秉拂五头首”,他们是:前堂首座、后堂首座、东藏主、西藏主、书记。此种规定沿袭至今:现在禅林和讲院住持上堂,还是手执拂尘。
然而在寻常百姓家,或者太监手里,拂尘最大的用处仍然是扫除灰尘以及驱赶蚊虫。《北堂书钞》卷一三六引汉秦嘉《与妇书》中说:“今奉髦牛尾拂一腋,可拂尘埃”《红楼梦》第十八回:“又有执事太监捧着香巾,绣帕、漱盂、拂尘等物。”
在清末裕德龄写的《慈禧传》中曾有记载:“如果说最让太后讨厌的东西,那一定是苍蝇。每个夏天的苍蝇都很多,但是今年夏天的这个时候,苍蝇显得格外多。各种驱蚊的方法都用上了,每个门口都有一位太监把守,手拿一柄拂尘(一种鞭子似的东西,在竹竿的一头绑上马尾毛),严阵以待。”
在清宫里,除了驱赶蚊蝇以外,太监们很少会像电视上演的那样随时随地拿着拂尘,会有这种演绎,多半也是来自于戏曲中。
拂尘是戏曲表演中较为重要的道具之一,舞台上常使用拂尘的有:神仙、与宗教有关的人物、宫廷的太监等,在戏曲中使用拂尘的剧目和人物很多,大多是属于一般符号性的道具,拂尘的使用与水袖相近,它延伸了肢体的表现力,加强了表演的舞蹈性和观赏性,特别是与戏曲的唱、念、做、打结合起来,舞蹈造型十分优美,表演更为生动多样。也因此,人们通过戏曲留下了太监手里都要手执拂尘的固定印象。
参考资料:《魏晋风度的传神写照 研究》范子烨;《古代文学与古代文化 》徐传武;《与晚明文人艺术趣味研究》李娜;《慈禧传》德龄;《汉化佛教法器与服饰》白化文。
1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2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
3 本站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,如发现链接失效,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更新。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