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梦龙 (1574年-1646年),字犹龙,又字子犹,号龙子犹、墨憨斋主人、顾曲散人、吴下词奴、姑苏词奴、前周柱史等。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,明代文学家、思想家、戏曲家。
冯梦龙
冯梦龙才华横溢,一生著述颇丰。明熹宗天启六年(1625年),冯梦龙广泛搜集先秦至明代的各种稗官野史、经史子集、演义传奇以及民间趣闻等,并从中精选出1000多例有关智慧的各类故事,精心分类,编辑成册,名曰《智囊》。
《智囊》初编成于明天启六年(1625年),这年冯梦龙已届天命之年,还正在各地以做馆塾先生过活,兼为书商编书以解无米之炊。此时也是奸党魏忠贤在朝中掌权,提督特务机关东厂,大兴冤狱,正红得发紫之际,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黑暗的时期之一。冯梦龙编纂这部政治色彩极浓,并且许多篇章直斥阉党掌权之弊的类书,不能不令人对冯氏大智大勇的胆识表示敬佩。
以后此书又经冯梦龙增补,重刊时改名《智囊补》,其他刊本也称《智囊全集》、《增智囊补》、《增广智囊补》等,内容上均同《智囊补》。
《智囊》共10部28卷800余节。全书可分“上智”、“明智”、“察智”、“胆智”、“捷智”、“术智”、“语智”、“兵智”、“闺智”、“杂智”等十大部和“见大”、“知微”、“得情”、“威克”、“委蛇”、“辩才”、“灵变”、“贤哲”、“不战”等二十八卷。全书收录的故事上至安邦治国,下至为人处世,包罗万象,无所不有。
冯梦龙在《智囊叙》中说:人有智,犹地有水;地无水为焦土,人无智为行尸。智用于人,犹水行于地,地势坳则水满之,人事坳则智满之。周览古今成败得失之林,蔑不由此。
意思是说:
人有了智慧,就像大地有了水一样。地面无水就成为焦土,人无智慧就变成了行尸走肉。智慧用于人类,就像水流淌于地面。如果遇到低洼的地势,水将会溢满,人事处于不利的状态,则会产生扭转这种不利局面的智慧。纵观古往今来成败得失的林立史实,莫不出于此。
冯梦龙想由此总结”古今成败得失”的原因,其用意不可谓不深远。
《智囊》全书内容丰富,寓意深刻,且妙趣横生,后人对其评价颇高。
据悉,此书在明末时便风靡一时,多次翻印仍洛阳纸贵,供不应求。
清朝时期康熙、乾隆等皇帝对其倍加珍爱,并在治国安邦中对其智慧谋略进行了充分的应用。更为甚者,康熙皇帝视其为“国之利器,不可示人”予以禁锢,故当时此书只能在少数人手中传阅。
清代李渔评价此书“惟恐失一哲人,漏慧语”。
清代学士纪晓岚对书中事例及评语总是熟读成诵,引经据典能够信手拈来,从而练就了铁嘴钢牙。
中兴名将曾国藩也深受此书熏陶,步入仕途后平步青云,他在家中常常提及“将此书置于案头,夜阑人静时,凝其思,品其味”。
“百日维新”时,梁启超从中偶得一计,遂连夜奋笔疾书,终成《应昭统筹全局折》。
一代伟人毛泽东毕生读书万卷,但在1963年从章士钊处借到本线装《智囊》后,十分欣喜,大有相见恨晚之感,经常手不释卷,并在书中作了大量的批注,详细阐述了对政治、军事、思想、文化等方面的看法,其中大多都是精辟之论。
1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2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
3 本站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,如发现链接失效,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更新。
暂无评论内容